醉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军阀:从西北边陲崛起,横扫列强 > 第465章 三大主战列舰 永不沉没的海上巨兽

第465章 三大主战列舰 永不沉没的海上巨兽(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和级重视防护,是目前防御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按照设计要求,舰体防御装甲能承受自身460毫米口径火炮在2万-3万米距离上的打击;两层水平装甲厚度合计超过25厘米,能承受800公斤航空炸弹的攻击;在甲板的烟囱开口处使用38厘米厚的蜂巢状装甲;水下防护能力按照能够抵御400公斤TNT爆炸当量的标准设计,其要害部位的装甲防护可谓是面面俱到。

大和级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是历史上最大的,主炮威力最强、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

看着眼前的钢铁巨兽,横行海上的钢铁堡垒,苏正阳心中生起一股豪情,要知道,目前号称亚洲海军力量第一的扶桑也不过拥有两艘大和号战列舰,分别取名为大和跟武藏,但如今的华国海军,却一共拥有十艘,仅南海舰队就拥有三艘,分别更名为乘风号,逐浪号,寰宇号,作为南海舰队第一,第二,第三分舰队的主战列舰使用。

参观完大和级战列舰后,苏正阳又分别登上了卑麦斯号跟大名鼎鼎的衣阿华号。

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使它可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

大和级战列舰

实际上,南海舰队的旗舰,指挥舰蛟龙号,其原型蓝岭两栖指挥舰67年2月27日动工建造,1969年1月4日下水,1970年11月14日服役。它也是二战以来设计的最大的指挥舰。在苏正阳前世所在的蓝星世界,蓝岭号两栖指挥舰,一直是作为美军第七舰队的旗舰跟指挥舰的,其科技水平,足足比苏正阳穿越而来的这个世界高出了半个世纪左右。

"蓝岭"号的出现使美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从而在技术上彻底解决了大规模海上联合作战的指挥问题。

"蓝岭"号服役后不久,另一艘姊妹舰"惠特尼山"号也加入了美国海军的序列,成为大西洋舰队的旗舰,至此,美国海军两大舰队的旗舰全部由蓝岭级指挥舰担任。

悠悠25年,在全世界每一个海洋上,在美国海军每一次重大部署中,到处都能看到"蓝岭"的身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蓝岭"号的出现并没有像其它新型舰艇那样,引起全世界海军的群起仿效,并且美国海军也迟迟没有确定下一代两栖指挥舰的建造计划。时至今日,"蓝岭"号和"惠特尼山"号依然各自一方,形单影孤地航行在世界两大洋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

如今的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将会在这个世界上,在苏正阳麾下的海军部队中,重新焕发属于自己的光彩。

参观完蛟龙号后,苏正阳再次在蒙巴顿的带领下,登上了南海舰队的主战列舰之一,其原型为扶桑的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舰体长宽比为6.76:1,为主炮射击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并尽可能缩短了重装甲覆盖的面积;舰艏上部明显前倾并大幅度外张,其前甲板内侧的细腰部呈内凹的曲线状,其形态与美海军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相似。采用球鼻艏配合船体良好的线形设计,使舰体的减阻性能十分优良,以15万匹马力的主机功率使航速超过27节;

大和级的舰桥为扶桑特色的塔式舰桥,高达45米。舰桥之后是单烟囱,容纳通向各锅炉的烟道,烟囱尽量向后倾斜远离舰桥,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舰艉露天甲板之下有容纳舰载飞机的机库与舰载小艇的舷侧隧道状艇库。大和级战列舰以其装备的9门460毫米口径巨型主炮闻名于世,是现今口径最大的战列舰主炮,炮身重165吨,主炮炮弹重1460千克,三联装主炮炮塔的旋回部分重约2700吨,相当于当时大型驱逐舰的排水量。

在舰桥之前的前甲板呈背负式布置两座主炮塔,舰体后部布置一座主炮塔。4座三联装155毫米口径副炮是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时拆卸下来的。与主炮塔相邻的副炮塔防御能力薄弱,弹药库距离过近,一旦中弹损害容易波及主炮弹药库,为此后来还专门强化了防护措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