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综武侠]灵媒先生. > 37.第三十七章

37.第三十七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江南文风重,那新搬来的苏公子也确实是风采斐然芝兰玉树般的人物,虽无功名在身,但随手所作的书画皆乃大家水准,身边的孩童亦是文采不凡,时有惊人之语,然而倒是出乎意料的和他族弟家里年仅三岁的幼子包拯很是玩得来,每天像模像样的装作先生和弟子的模样,还奉了茶一副正经样子,偶尔还会学那江湖游侠打坐练功。

一个三岁,一个五岁,都是还没到进学年龄的孩子,短手短脚的笨拙模样看得人忍俊不禁。

包举人在路上买了些松子糖给孩子甜甜嘴,他这辈子只一妻一子,妻早亡子夭折,因而对着孩子格外宠溺些,何况那两个孩子聪颖懂事,让他恨不得偷偷抱一个回去养着。

嗯,还是抱苏公子家的秋秋好了,包肃之家里的幼子实在是太黑了些,恐怕长大了不好找媳妇。

先回自己家拿了新得的好书,一进隔壁的大门就看见苏公子那小名唤作秋秋的弟弟一本正经地念叨着什么北冥,什么鲲鹏之类的,包肃之家的幼子包拯板着小脸摇头晃脑跟着念叨,三岁的小孩口齿不清念得磕磕巴巴,看眼神更是半点没理解的一片茫然。

[综武侠]灵媒先生.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强烈推荐:

();草长莺飞二月天, 私塾里一屋子早就坐不住的小孩子们晃来晃去仿佛屁股下长钉子一般听完先生长得没头的之乎者也, 下学的钟声一响, 一个个便手脚利落地把桌上的笔墨塞进家里娘亲给缝的小书包里,撒着欢跑了出去,呼朋引伴地出去玩, 转头就把先生温习功课的要求忘了个精光。

这私塾里的先生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倒也没训斥什么, 只扬声喊了句“跑慢些别摔了”,收拾着自己的书本锁了私塾的门,沿着乡间小道慢慢往自己的住处走。

地上落着几只雀鸟在地上啄食,许是两个孩子刚刚吃了什么零嘴掉了些碎屑,鸟儿东跳跳西跳跳吃的颇为勤奋。

包举人笑着俯身摸了摸包拯头上扎着的两个小包包,又一人分了些糖,得了两个孩子甜甜的谢谢心满意足地去书房里寻苏公子。

仲彦秋看了看背影都带着飘的包举人,又看了看吃糖吃得口水满脸的包拯,举起手上甜腻且完全不想吃的松子糖道:“你若是能把我刚刚教你的东西背下来,我就把糖给你吃。”

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不少东西了,包拯闻言眼睛一亮,咂摸着嘴里甜滋滋的味道,奶声奶气地接着努力跟着邻居家很厉害的哥哥背那完全无法理解含义的“手太阴肺经暨任脉”,“拇指之少商穴、及两乳间之膻中穴”,一边背一边跟着哥哥做些别扭奇怪的姿势,眼巴巴地盯着仲彦秋放在桌子上的松子糖。

他是这小包村的本地人, 小时候就在这个私塾里读书,长大后考到了举人功名, 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再往上考几次皆是名落孙山后也就没再执着, 安心回村子里做了个私塾先生,因着村子还算富裕, 大家也都不吝惜花些束脩把孩子送来认几个字,这里包是大姓, 先生也姓包,大家叫他做包举人。

春日里乡间的小道边生着一丛丛野花,淡淡的青草香杂着花香,阳光和煦暖风柔柔, 包举人抱着书慢悠悠在道上走着, 舒服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信口做了两句合着平仄规制的诗句。

他的住处是一座两进的院子,左手边住着族弟包肃之的家眷,他这族弟不比他,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现在正在京中熬着资历等外放,京中生活不易,也就没有把家眷一起带走,家中小儿老母的全靠妻子宣氏照顾,他们这些同宗族的也会搭把手。

右边的院子原是一户张姓人家住着,前些年那家小儿子在外有了出息,把家中老父老母接了过去享福,院子也就空置了下来,只留了两个老仆照看。

几天前他见院门前停了马车,本以为是那张姓人家又搬了回来,今日见院门外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搬箱笼,一问才知道这院子已是悄没声息地易了主,买家姓苏,打从江南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