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达人秀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

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崇祯”清楚地记得,同样是正四品,简缺和中缺只会给那些初次当知府,亦或是当知府时间不长的官员,尤其是初次任职之人,多是督抚奏请朝廷任命。

要缺和最要缺就不一样了,不仅是朝廷直接任命,即便是有着督抚的推荐,也必须达到两个硬性条件,当过知府,必须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不言而喻,在正常的情况下,后两者当职的知府,更加的受朝廷重视,仕途也更加的平坦。

想到这些,再加上刘若宰正在的讲述,“崇祯”的心里不禁有一番感慨,所谓的知府,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市长,撇开两者的选拔与任免程序不讲,单单是名字,“崇祯”就更加的喜欢前者。

知府知府,知道一府者,了解一府的情况,才是知府,才是一府的最高长官。

......

听着刘若宰的侃侃而谈,话语越来越流畅,“崇祯”虽是一个明史专家,但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对所有事情都细细考究,弄清所有官职名称的由来。

否则,要真是那样研究的话,哪怕“崇祯”用一生的时间,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弄清楚。

何况,穿越之前的他,还只是一个年仅二十八岁的教授。

尽管不清楚“知府”二字的由来,但“崇祯”对其还是有一些了解,明朝的“府”是有这等级的划分,按照纳税粮的多少,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

所谓的市长,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是一市之长!

何为长?

就是比其他人大的意思,就是在所有人之上。

所以,相比于市长这样的称呼,仅仅是从字面上的意思出发,“崇祯”就更加的喜欢知府一词,作为一地长官的职称。

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二十万石到十万石之间,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

自然而然地,府有等级划分,知府一职也有三六九等,上府从三品,中府正四品,下府从四品。

虽然,以后的知府统一为正四品,但明朝对全国一百五十多个府贴的标签,各个府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口的多寡、路程的远近、案件的多少、民风的顺劣等等,定有“冲”、“繁”、“疲”、“难”四个字。

每个字代表着一种情况,含有四个字标签的府为“最要缺”,还有三个字为“要缺”,还有两个字为“中缺”,还有一个字或者一个都没有为“简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哪里当知府,仅仅是从那个府的标签,就可以大概可以判断那个官员的能力如何?未来的仕途潜力几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