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超感精英 > 第六百四十章 熊泽家史

第六百四十章 熊泽家史(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1910年“大逆事件”后,这件是被旧事重提,并在社会上和国会内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内阁首相桂太郎穷于应付,以致元老山县有朋不得不决定由天皇裁决。

明治天皇迫于形式不得不宣布南朝为正统,北朝历代天皇不列入天皇代数,但天皇地位不变。而拥立北朝的足利尊氏成为了乱臣贼子。国定教科书《菊国历史》中开始把南朝作为正统,把南北朝时期称为“吉野朝时代”。

在明治天皇亲自裁决以后,南朝正统论一时成为主流。可明治天皇不会想到,这个裁决却差点让他的孙子朝鹤天皇被剥夺皇位。

二战结束以后,摩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就弄出了一个自称“南朝后裔”名叫熊泽宽道的“正统天皇”来,熊泽宽道在麦克阿瑟的支持下向朝鹤天皇要求让位。一时间弄得舆论大哗。

只不过麦克阿瑟当时的目的仅仅只是利用南朝正统给朝鹤天皇施加压力,迫使他彻底俯首帖耳,并无意改朝换代,朝鹤天皇才勉强保住了皇位,直到今天。

华夏历史上正统问题的出现,当然和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有关。而东邻菊国虽然自称天皇家族“万世一系”,但事实上也在“正统”这个问题争论达600年之久。

在13世纪中期,菊国天皇统治虽是徒有虚名,实权已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但是,皇室内部争夺天皇继承权的斗争却愈演愈烈,并逐渐形成以后深草天皇为首的持明院皇统和以龟山天皇为首的大觉寺皇统。

最初,镰仓幕府采取不偏不倚政策,明确表示皇位由两派交替继承。

1318年,属于大觉寺皇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灭亡镰仓幕府,实行“建武中兴”,曾一度恢复天皇亲政。但建武政权建立不久,足利尊与建武政权决裂,拥立持明院皇统的丰仁亲王为天皇,史称“光明天皇”。

后醍醐天皇在武力胁迫下曾一度让位,但又于1336年逃出京都,潜至京都以南的吉野山,并重开朝政。于是形成了南北朝相互对峙的局面。南北朝的对立持续达57年。

“朝鹤不过是伪天子,他发动侵略战争,篡夺正统的皇位,这都是北朝的残暴本性所致!”熊泽贺太郎说到最后义正辞严地说道,“我祖父熊泽宽道才是真正的天皇!”<

在1339年后醍醐天皇死后,南朝又经历了后村山、长庆、后龟山三代天皇。1392年,在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压力下,南朝的后龟山天皇同意将象征皇位的三神器让给北朝的后小松天皇,南北朝对立才告终结。

南北朝对峙时期,自然各以自己为正统,称对方为“伪朝”,到南朝为北朝吞并之后,后代天皇均是北朝子孙,成王败寇,北朝一度成为正统。

德川幕府时期一般以北朝为正统,并承认两朝并立,如《本朝通鉴》。但在德川家康的孙子德川光国编纂的《大菊国史》中,却是主张南朝正统论,为南朝天皇立本纪,而把北朝五天皇降入列传,编写《大菊国史》纪传时,不顾北朝是当时天皇的祖先,视其为闰统。只为南北朝合一时的北朝的后小松天皇立本纪,并将此前的北朝五主附入后小松天皇纪之首。其理由是以象征天皇权威的三神器在南朝手中,故南朝应为正统。

到明治维新以后,官方态度倾向两朝并立论,但正统之争愈加激烈,终于迫使明治天皇作出了否定自己祖宗的裁决。

南北朝统一时,南朝让步的条件是恢复皇位的“两统交替”,但北朝之后并没有履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