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806【后话】

806【后话】(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人说是私仇,有人说是战和之分,有人说是日本刺杀,也有人说是国党特务所为。

比如《中华日报》就在推波助澜,句句暗示周赫煊遭到了国党特务刺杀,原因是周赫煊的爱国言论触犯了蒋某人独裁。这份报纸站在进步人士和普罗大众的角度,高呼“民主宪政”口号,强烈要求中央废除独裁体制,进行党内和党外的民主公选——周赫煊遇刺案件,居然成为以汪兆铭为首的改组派攻击常凯申的借口和工具。

周赫煊本来就有粉丝无数,同时大家也对老蒋的独裁深恶痛绝,两相叠加顿时碰出火星子。成千上万的爱国进步青年,就此被《中华日报》所蛊惑,举着“民主宪政”大旗进行游行示威。

可以说,日本人的行刺计划虽然失败,但并非完全没有作用,至少把老蒋给搞得焦头烂额。

配合着国党中常委即将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和选举法”,汪兆铭再次蹦出来,纠集改组派上蹿下跳,想要借此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心——西安事变期间,汪兆铭已经被何应钦请回来,此时担任国党政委会主席。

“我们不是汉奸报纸”那记者强烈申明。

周赫煊笑道:“我只知道贵报挪用了铁道部20万元公款。”

那记者面红耳赤:“又不是我挪用的”

周赫煊说:“但你从《中华日报》社领了薪水啊,所以我再次请问,贵报挪用的铁道部20万元公款何时还上?”

那记者顿时难以招架,羞愧难当,直接捂着脸走人了。

如果没有今后的投日当汉奸,汪兆铭此时此刻的诸多行为,是有益于国家发展进步的。他为了自己能够上位,强烈批评独裁统治,并拉拢各党派和民主人士,促进了中国在抗战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当然,汪兆铭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源于自身政治利益。而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从头至尾鼓吹“中日和平”,这同样是为了自身政治利益。

汪先生——政客,以及,搅屎棍。

“哈哈哈哈哈”

众记者幸灾乐祸,欢腾大笑。

20万元铁道部公款,那是《中华日报》的原罪。

汪兆铭当初想给自己的派系办报纸,恰好心腹顾孟余又担任铁道部长,于是直接挪用铁道部20万元公款,假公济私把《中华日报》给办起来。这事儿被披露出来以后,《中华日报》立即成为报界之耻,属于被同行嘲讽鄙视的对象。

此后几天,周赫煊已经随船前往英国,但关于他的刺杀案却闹得很大,而且说法五花八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