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爱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35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35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项所谓的“附加试”, 也就是经义以外的内容。

在府学中进学的士子, 如有参加“社团”的, 可择其所学,以文章呈现之。若是没有社团做后盾, 那么这“附加试”便仅限于“文学”、“农学”、“水力机械”三项之内。

对这“附加试”的考核由当地主考主持,给予的评分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项,并且需将“合格”者的试卷一起递交礼部审核,并向天下公布。

如果最终礼部判定“合格”, 那么士子在参加明年礼部试时, 将能获得一项“加成”。

但也有一点, 如果士子最终是依靠这项“加成”以获得进士身份的, 日后进入人事时会被打上“专才”的标签, 也就是说,吏部指派职务之时,会考虑他们当时的专长, 指定相应的职位。

苏轼一想:“正是!”

“远之,时间紧迫,某现在得赶紧去通知大家!”

苏轼年纪已不小,行动却快,一溜烟就跑,一边跑还没忘了一边回头提醒明远:“远之,这只青花山水大瓷盘,千万要留给某啊!”

明远笑着在他身后确认:“那是当——然——的——”

第220章 千万贯

因此, 每位选择“附加试”的士子, 都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这项“加成”将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什么影响。

在杭州参加府试的士子中,种师中参加的是“算学社”,便写了一片关于“会圆术”的论文。

宗泽参加的是“航海社”,因此写了一篇计算磁偏角的论文。

秦观参加的是“文学社”,当场做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策论议论文。但是他考虑到这“附加试”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人事安排。秦观也不想一辈子舞文弄墨。

再者,秦观因早年间有一次与高丽使臣的“交锋”,对国与国之间的邦交有些兴趣。所以他干脆在策论中论及外交事务,以显示自己在这方面的志向与能力。

秋八月, 秦观等人参加杭州府的府试。

这次府试与以往不同,参加考试的士子可以在完成了答卷之后,再选择一项“附加试”。

这据说是上一年司马光造访杭州之后回京,向官家赵顼建言所致。

司马光是“旧党”的中坚旗帜, 这次却以一项新的改革来与“新党”王安石对着干, 令朝中大臣们纷纷表示看不懂。

但在官家赵顼的主持下, 王安石最终同意了这项“试点”, 并于熙宁五月府试开始, 只在两浙路与陕西路试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